依本堂所保存之日據時期皈依信眾名冊內容看來,此部應成於黃昌太任內,後陸續增加皈依信眾名單,最後一筆資料完成於民國四十二年(1953年)。資料詳載了在本堂皈依進道的信眾,其中曾任報恩堂的堂主陳耀文、崇德堂堂主葉月、明心堂堂主許文通,明潭堂堂主林滿等人都是在本堂皈依。從皈依的年齡與性別來看,早期(1915年以前)皈依的信眾從十餘歲至五十歲皆有,男女皆有,顯見先天派的信眾分布於各個年齡層:然道了1935年之後,本堂皈依信眾皆以女性為主。其次,從信眾的住所來看,大都以當地有先天齋堂的地點為主,如高雄大湖擇善堂、高雄前鎮率性堂、澎湖馬公澄源堂、阿蓮福全堂等,顯見這些齋友和先天齋堂已有地緣關係,再前來本堂皈依。第三,從皈依的時間來看,儘管辦理皈依的日期大都在佛誕日舉行,然其他日子亦可。第四,關於道號的命名,大都依照皈依信眾的本名而定,並已本派的階級搭配,如常用的「昌」、「明」之外,「涼」、「蓮」亦是常見的字詞。第五,關於進道的時間,從一次、二次到全功,僅僅半年即可,然有的亦常達三十餘年,進道與否,顯然並無一定時間。

        根據民國四十八年(1959年)左右信徒名冊的記載,大正十三至昭和二年間(1924-1927年),本堂有大批的信眾加入,這些信眾和當時的堂主一樣多屬屏東六堆一帶的客家人,主要以高雄美濃、屏東內埔、萬巒為主,另外鄰近的新埤、麟洛、佳冬、潮州、高樹、竹田、長治等鄉鎮的客家聚落亦有大批的信眾(約二百五十人左右)加入本堂,另外還包括十位左右台北、台南、高雄橋頭、岡山的信眾。這些信眾以男性居多,加入時的年齡大都在十六歲至二十歲間的年紀,民國四十八年(1959年)當時這些信眾分別從事於士、農、工、商等各行業。

        由於這些信眾加入的時間恰好是在古昌端接任堂主後不久(約1922年),擇賢堂並於昭和二年(1927年)改建,這些年輕信眾的加入顯然和本堂籌建經費的招募有關。兩相聯繫,這些信眾的加入反映了兩個意義:一是客家人對出外鄉親的支持,另一則是可以擇賢堂作為出外弟子的一個聯絡場所(如同「同鄉會館」一樣),堂中現仍存有從六堆前來南師(今台南師範學院)就讀的信眾學生所敬奉的頂、下棹即是例證之一,由此可見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精神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此份信徒名冊寫於(1959年),因此名冊中也詳載了這段時間內所加入的信眾名單與背景,其中除了前述大正年間的高峰期之外,昭和十二年(1937年)左右又有一批加入的高潮(共約四十人),其中有十二位常住本堂的先天道徒,包括曾肇珍(1935年)、葉吳素(1937年)、溫招治(1939年)、楊軟(1939年)、莊谷(1939年)、陳秋桂(1939年)、林素蘭(1941年)、吳素娥(1941年)、呂碧蓮(1947年)、韋蔡反(1937年)、楊鴛鴦(1947年)、黃春(1952年)等。除了這些皈依的先天道徒之外,和前一批加入信眾不同,這些信眾幾乎都是居住在本市的居民,加入時的年紀也大都在三、四十歲以上,本堂的客家特質可以說從此又有了新的變化。

        民國四十三年(1954年),本堂長住的齋姑有十二人,年齡大都以五、六十歲居多,皈依的時間分布均勻,最早的是民國十三年的蔡氏(法號蔡潔淨),最晚的則是民國四十一年(1952年)加入的黃春(當時尚無法號),皈依時的年紀大都是二、三十歲以上。至於教育程度除了幾個主要的齋姑,如林昌慧佛教練成所畢業、曾昌雲受過私塾教育、陳昌英則在東京受過教育,其餘大都沒有受過教育。

        民國五十四年(1965年),本堂居住的齋姑有十人,年齡都在五、六十歲以上,年紀最輕的為五十二歲的楊鴛鴦,最長的則是七十六歲的莊策(法號莊策蓮),這些齋姑皈依本堂的時間大都在昭和六年(1931年)之後,皈依時的年齡則多在二、三十歲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 民國五十九年(1970年),堂內登記的信眾包括長住的齋姑在內,尚包括高雄美濃四人,屏東縣內埔、潮州、新埤、麟洛、佳冬十一人,以及台南市十三人。

        民國七十三年(1983年),堂內多名齋姑因故離堂而去,包括林素蘭(離堂後返家)、楊鴛鴦(離堂後返家,今仍健在)、蔡碧珠(後至屏東東港明德堂)、黃珠霞(後至屏東東港明德堂,今仍健在)、陳秋桂(九十三歲,今仍健在)….等,僅留瑞妙師一人於堂內,本堂眾先天齋姑至此大都離開,則賢堂大規模的空門化現象也由此展開。

        整體看來,本堂的創立初期,堂內住眾除古昌端之外,大部分多隸屬本市居民,男、女眾均有。當葉昌貞、黃昌泰相繼歸西而由古昌端接任之後,本堂長住的齋眾便逐漸發展成女眾為主的齋堂,而客家的齋友信徒也逐漸增多。隨後,古昌新、曾昌雲陸續接任,使得本堂與六堆客家庄密切的關係愈加緊密,而女眾齋堂也成了本堂的特色之一。然此種情形在古昌新往生之後又產生了變化,一方面反映了堂中客籍關係的逐漸降低之外,曾昌雲、林昌慧、陳昌英的拈鬮輪辦,也反映了本堂之中閩、客錯綜複雜的關係。時至今日,客家齋堂的特色依舊,然在各相關慶祝儀式中卻已罕見客家信眾前來參與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